发布日期:2025-02-05 21:03 点击次数:164
三国时期,群星闪耀,而在这些群星之中网络证劵融资平台,最为耀眼的莫过于靠着信义与理想聚集在一起并为之献出生命的蜀汉。
从千军万马斩颜良的关羽,再到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还有千古谁堪伯仲间,被称为千古名臣的诸葛亮。
这些人贯彻了整个三国的风骨,也造就了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奠定诸葛亮千古美名的,当然是他在刘备死后为了蜀汉的基业,
不仅能处理民生,还能多次组织北伐打的曹魏丢盔弃甲,只能采取守势。
但后世的史学家不解的是,蜀汉以一州之力抗衡曹魏整个北方,明摆着胜利机会不大,为什么还要多次北伐呢?
其实北伐只是一个幌子,诸葛亮的真正目的,还是借着北伐,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转移内部矛盾
展开剩余87%作为三国之中最小的政权,蜀国的压力不仅仅来源于外部,还存在于内部。刘备发家在于荆州,而在入蜀占据益州之后,又用自己的魅力和利益打动了益州势力最终并入其麾下。
也就是说,
刘备的手下主要有两个集团,一个是荆州派,另一个则是益州派
,而除此之外的大多是跟随刘备转战许久的元老或者游离在这两派之间的人物。
在关羽没有失掉荆州前,即使内部矛盾重重,刘备依然有两州的利益可以调节属下之间的关系,但在大意失荆州后,光靠一个益州,已经无法满足蜀汉集团内部的利益需求了。
而解决内部矛盾的最好方式,当然就是把矛盾转移到外部。
因此诸葛亮最好的选择,就是积极北伐,再利用北伐获得的利益和时间来调节蜀汉政权内部的纠纷。
毕竟北伐代表的是正统之争,虽然对蜀汉集团内部的世家大族来说投靠曹魏也能苟活一世,但却意味着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基业会被曹魏吞噬,
而只要北伐能够获更多的利益,他们也就不用再窝在益州之地,反而还有可能成为从龙功臣。
对比之下,自然是先暂时放下内部斗争,一致对外获取利益最为重要,也正是如此,诸葛亮才可以利用这之间的时间,缓解夷陵之战的惨败和刘备之死带来的影响。
再加上益州虽然富饶,但在古代却终究比不上已经开发了数百年的中原地带。
像是《三国志》当中就记载:
蜀国灭亡前“
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
而同时期的曹魏在《后汉书》中则是:“……
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五倍的差距,足以在封建时代占据绝对的优势。
因此诸葛亮多次北伐,除了缓解矛盾之外,就是补充战争中损失的人口,
同时逼迫曹魏不得不把精力都放在防御北伐这件事上,拖慢其他地方的发展,让蜀汉能够依靠时间得到喘息之机,甚至反败为胜的机会。
二、帮助蜀汉培养第二代人才
除此之外,诸葛亮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蜀汉培养出后续的人才。
要知道,诸葛亮虽然总揽了蜀汉后期的大权,但是他接手的时候,蜀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人才济济的蜀汉,基本上大部分老将和第二代人才都在夷陵之战中战死或是被迫投降曹魏,
比如张飞、马良、黄权、傅彤等人,都是在夷陵之战后或死或离开。
而当时的诸葛亮虽然正值壮年,但是手下的人却是青黄不接,大多数都是文官,而武将要么年老要么年幼。蜀汉本来国力就属于三家之中最弱的那一方,虽然有数万兵马,但要是没有一个合格的武将,这数万兵马各自为战也只是徒劳无功。
但为了延续蜀汉的基业,后备的人才又是必须要有的,
因此诸葛亮就只能通过北伐这种形式,用战争磨炼手下青年才俊,培养出足够能当一面的将领以便在外征战,比如马谡失街亭,正常来说一个从未独自领军作战过的人怎么可能据守这种重镇?
当然是因为蜀汉后期早已无人可用,只能让新人上阵磨炼,以便其脱颖而出。
当然,这个手段虽然比较激进,但确实培养出了不少后期能与曹魏相抗衡的将领,
像是廖化、魏延等人之所以能在后期北伐之中大发异彩,都与诸葛亮的栽培脱不开关系。
其次,战争之中你来我往,互有成败,在此之间诸葛亮也能慧眼识英雄,发现不少身处曹魏的名将,
比如王平和姜维等人,就是原本在曹魏中郁郁不得志,却在蜀汉阵营里功成名就的人,甚至姜维一个降将,却能“志在复蜀,不成被杀,其赤心则千载如生”。
三、占据陇西,壮大实力
而北伐的第三个目标,就是为了北上占领陇西之地,彻底加强蜀汉的军事实力。
陇西,也就是如今的陕西以西等省份,虽然在三国时期人丁稀少又缺乏农业发展潜力,还时不时有游牧民族,比如匈奴、鲜卑等南下掠夺,但它的好处就在于,这块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是最适合养马的地方。
为什么中国数千年来那么多朝代,却只有明朝能够北伐成功呢?
原因就在南北方的地理条件不同,因此决定战争胜利的条件也不同。
南方水系复杂,山高水长,因此往往以步兵和水兵居多,而北方中原平原辽阔又富庶,骑兵可以纵横驰骋,对步兵有天然的优势。只要南方无法北上中原,那么北方就会随时间变化逐渐恢复元气,最终一举南下统一。
换到三国时期来说,蜀汉原本在实力上就弱,即使北上,如果没有骑兵的话,光靠步兵是很难在战场上发挥出其他战术最终夺得胜利的。
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占下陇西地区,
这样有益州和汉中天险可守,后方又有战马,只要等上几年,就能组建一批骑兵骚扰曹魏更多地方,削弱曹魏的战略实力,最终徐徐图之。
像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战略目标便是占领陇西,可惜的是却以马谡失街亭为导火索,最终功亏一篑,而曹魏有了准备后再想要取得陇西之地,就是难上加难了。
四、总结
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在后世不少学者看来,显得突兀且不顾民生,但作为当局者,
诸葛亮却没有在意清名,反而是借助北伐的方式,一石三鸟,打开了局势。
毕竟蜀汉作为一方小势力,若是不依靠适量的战争,根本无法面对以逸待劳的曹魏,北伐也是必然要进行的。
可惜的是虽然诸葛亮虽然多次北伐,但也依然只达成了前两个目的,却没能夺下陇西,使得
蜀汉最终还是因为综合国力的原因功亏一篑网络证劵融资平台,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实盘炒股交易平台_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十大实盘配资炒股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