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实盘配资炒股你的位置:实盘炒股交易平台_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十大实盘配资炒股 > 十大实盘配资炒股 > 股票购买平台 什么情况?首席信息官亮相上市银行业绩会
股票购买平台 什么情况?首席信息官亮相上市银行业绩会

发布日期:2025-04-11 21:31    点击次数:67

  

股票购买平台 什么情况?首席信息官亮相上市银行业绩会

首席信息官(简称为“CIO”)开始出席业绩说明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股票购买平台,也成为多家银行业绩会上的高管必答题。

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Wind数据显示,在披露信息科技投入的上市银行中,超半数银行的总投入金额仍同比增长,但总体来看,投入增速则趋于放缓。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正逐渐向效能提升转向,资金向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重点业务、重点战略上倾斜。

多家银行CIO亮相业绩会

在过去,出席上市银行年度业绩会的管理层通常有董事会秘书、行长、副行长等,今年,首席信息官也开始成为重要代表。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位上市银行首席信息官出现在自家2024年的年度业绩会上,分别有建设银行金磐石、交通银行钱斌、邮储银行牛新庄、招商银行周天虹、兴业银行唐家才、民生银行张斌、青岛银行杨斌等(其中,钱斌、牛新庄均为副行长兼任首席信息官)。

直击各大银行的业绩会现场,不难发现首席信息官的出席与市场关切有关,几乎每场上市银行的业绩会都有科技主题的提问。在回答时,多位CIO也以实际数据展现该行的金融科技成果,以实践举例大模型如何有效赋能业务的模式重塑、助力服务效能提升。

邮储银行牛新庄称,2024年邮储银行首次发布自主可控的“邮智”大模型,其中,智能“小邮助手”通过引入DeepSeek大模型的逻辑推理与深度分析能力,应用内部的营销、运营、风控、办公等环节,日均受理咨询超3000次,业务办理时长缩短约20%,极大提升该行内部协同办公和运营的效率。

建设银行金磐石称,目前,建设银行金融大模型应用已经覆盖了全集团一半以上的员工,46个业务领域、200多个场景。建设银行年报显示,该行授信审批金融大模型财务分析功能可将客户财务分析用时由数小时甚至更长缩短至分钟级别。

交通银行钱斌表示,该行推进人机协同,通过大模型小模型加规则,一键生成零贷的尽调报告和普惠的授信报告,减少了客户经理报告撰写时间超过50%。

“首席信息官开始出现在业绩发布会,一方面说明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受到市场投资者众多关注,首席信息官出席才能够更多、更好地回应;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本身更加重视金融科技了,希望通过首席信息官出席,向业界、向市场展示这方面的成果与创新。”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先内后外”变革尚在早期

虽然对业务转型大有助益,但多位首席信息官也指出,目前大模型、人工智能在银行业的应用处于早期,诸如AI幻觉等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以深层次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模型正在引起对包括银行业在内各行各业的变革,从技术现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前景来讲,我们认为这个变革还在早期,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民生银行张斌说。

张斌介绍,该行将人工智能应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组织推动,制定了积极稳妥、先内后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策略,去年落地了31个大模型应用,实际上覆盖了82个细分场景。

实行大模型“先内后外”策略的还有交通银行。钱斌表示,交行在2021年就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作为交行新名片的发展目标,“考虑到当前人工智能在应用上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存在一些AI幻觉。因此,我行的基本策略是先对内后对外,先局部后整体,会把降成本和控风险作为优先考虑的事项。”

招商银行周天虹称,DeepSeek推出的V3及R1大模型实现了中国大模型技术水平的一次重大突破,基本上把中国大模型的水平和美国顶尖大模型水平的差距,从原来9个月以上缩短到大概3个月左右,实现了大模型普惠化。

但周天虹也指出,相关模型推出时间不长,招行也关注到了DeepSeek的幻觉问题。“因为金融是一个审慎的行业,因此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依然坚持审慎原则,用谨慎的态度推进DeepSeek模型应用。”

周天虹强调,“要把大模型工作做好,一定要构建完整的围绕大模型的技术体系,不能只在一些点上解决问题。”他介绍,招行在2017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积累人才,招行还成立了“AI+金融”的工作组,构建大模型技术体系,大模型技术已经落地超120多个应用。

科技比拼转向效能提升

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报,Wind数据显示,在13家披露信息科技投入的上市银行中,重庆银行、光大银行、邮储银行等8家上市银行的投入金额较2023年有所增长。

但综合来看,上市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增速整体呈收窄趋势,达双位数的同比投入增速已不多见,有8家上市银行信息科技同比增速较上年有所减少。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重点已向效能提升转向,资金重点押注核心业务、客群、战略发展需求。

数据显示,在国有大行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中,工行以285.18亿稳居首位,同比增速扩大至4.67%;农行年度信息科技投入首次超越建行,达249.7亿元,建行则同比减少2.36%,以244.33亿位居第三。后续依次为中行、邮储、交行,其中,邮储银行去年信息科技投入同比增速达9.03%,居国有大行首位。

股份制银行中,招行、中信的信息科技投入虽同比下降5.49%、9.94%,但年度总投入额仍超百亿元,分别为133.5亿、109.45亿,居同业可比前列;光大银行2024年度信息科技投入同比增幅13.04%至65.73亿元,增速在股份制银行中最快;平安银行去年信息科技投入则同比下降20.03%至50.7亿元。

董希淼指出,近几年上市银行信息科技投入持续高速增长,去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是自然现象。“随着息差压力加大,银行也更加讲究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即使是投入金融科技中,也要更加讲究投入产出比,聚焦重点客群需求和重要业务发展。”

“部署应用DeepSeek等大模型,对许多银行来说并非‘一招鲜’,更难以‘一键复制’”董希淼认为,第一,DeepSeek是通用的大模型,尽管商业应用免费,但银行接入应用还需要进行本地化部署,每年还有不低的维护成本;第二,DeepSeek尽管擅长处理复杂任务,但在银行真实业务场景下,难以完全达到对数据收集准确性、客户服务个性化等高要求;第三,部署应用DeepSeek、加快数字化转型,需要银行从战略、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完善配套。

他表示,对所有金融机构而言,在数字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拥抱技术进步和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平衡是一大挑战。同时必须看到,大模型等加快应用可能产生隐私权、著作权等多方面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应用大模型过程中,应将强化数据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保护的理念内化于血液中,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密的措施确保数据信息和隐私安全。

校对:高源‍‍‍‍‍‍‍‍‍‍股票购买平台